发布日期:2022-03-14 14:39 浏览次数:次
透水混凝土,又称多孔混凝土,是一种具有透水性能的功能性混凝土[1]。多孔透水混凝土的主要性能指标是间隙率、透水系数和抗压强度。许多因素会影响多孔透水混凝土的这些性能,这些因素的影响相互关联,相互制约[2]。目前,透水混凝土已广泛应用于人行横道、公园广场、停车场等场合,但透水混凝土的多孔结构一般强度低,耐久性差,因此推广应用有限。因此,高强度透水混凝土的制备和研究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透水混凝土在生产、运输、浇筑和成型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颠簸、振动等影响,容易出现浆体下沉、骨料无法包裹等现象,导致透水混凝土不能满足应用要求[3];透水混凝土通过骨料间点接触形成骨架传递荷载,水泥浆膜包裹范围较低。因此,透水混凝土的强度在15~30mpa范围内。从增强剂的角度来看,本文研究制备了高质量的增强剂,制备了抗压强度不低于C35的透水混凝土,以改善透水混凝土强度不足的问题。
1.原材料及试验依据。
1.1原料。
(1)闽福42.5水泥(代号C):细度1.2%,凝结时间为初凝185min,终凝240min,28d抗压强度为51.8mpa;
(2)碎石:5~10mm花岗岩碎石(代号G),密集堆积密度1530kg/m3;
(3)砂:机制砂(代号S),细度模数3.0,堆积密度1520kg/m3,含泥量2.0%;
(4)矿粉:福建三钢S95矿粉(代号K),密度2.90g/cm3,比表面积420m2/kg,燃烧损失0.9%;28d活性指数97%;
(5)水:自来水;
(6)增强剂:PRC生态混凝土增强剂,佳境大棕狮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南京久和润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生产SR-6增强剂和SR-02增强剂;GX-6增强剂,绿色环境生态有限公司生产;GZ,某公司透水增强剂;ZQ,自制透水增强剂。
1.2试验依据。
抗压强度试验按GB/T50081-2019《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进行。新混凝土试验按GB/T50080-2016《普通混凝土混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进行。
透水混凝土试验,根据CJJ/T135-2009《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规程》:初始判断和易性的依据是手握成团(混合物应具有良好的粘附性和包裹性,浆液可以均匀包裹骨料表面,但不流挂,手握成团),手握成团的标准:因为每个人的手掌大小不同,混合物出锅后手动来回搅拌均匀后,一般每次手握3次,双手握住搅拌物5次左右,直到搅拌物手握成团。如果手握成团,浆液均匀包裹骨料表面,意味着易性好。如果手握不成团,搅拌物暗淡无光泽,呈现料散状态,意味着易性差(手握成团操作需要同一个人测试),如下图所示:
图1手握成团。
图1手握不成团。
透水混凝土透水率试验方法按DB3502/Z5006-2015《透水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进行。
2.测试结果及分析。
2.选择1C35配合比。
目前,透水混凝土广泛应用于人行横道、景观路面、停车场等场合,透水混凝土的多孔结构使其强度普遍较低。一般来说,设计标志等级在C15~C20之间,因此需要先设计C35基本配合比(控制水胶比相同),使用公司增强剂GZ;配合比见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