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星聚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documentation技术文档

您当前所在位置: 主页 > 技术文档 > 其他技术文章

预应力管道压浆料

发布日期:2020-08-14 09:43  浏览次数:

预应力管道压浆料(图1)

     
                                                               
预应力管也称为波纹管。灌浆的紧密度对桥梁的耐久性有重要影响。据统计,由于缺乏灌浆,预应力管道中的钢绞线生锈,预应力过早丢失,可能造成桥梁。实际寿命缩短到设计寿命的十分之一。
主要功能及特点
1.泥浆充满管道,不断循环并除去管道中的空气。管线中的浆液从浆液出口转移到浆液存储桶,然后从浆液入口泵入管线,形成一个大的循环回路。浆料继续在管道中循环,并调节压力。并且流量大时,管道中的空气通过纸浆出口和钢绞线之间的间隙**排出,还可以带走孔中的残留杂质。
2.**控制压力,调节流量(1)调节和维持灌浆压力,自动测量管道的压力损失,并以灌浆出口的小压力值满足规格设置灌浆压力值为确保沿途压力损失后管道仍符合规格要求压力值。关闭纸浆出口后,长时间保持压力不小于0.5MPa。 (2011年版桥梁和涵洞施工技术规范在7.9.8中作了规定:“对于水平或弯曲管道,注浆压力应为0.5〜0.7 MPa。关闭注浆出口后,压力稳定期应不小于0.5保持在0.5 MPa以上3〜5分钟)the(2)进出口之间的压力差保持稳定时,可以判断管路已满(3)调整通过入口和出口的流量和压力(4)在稳定期间继续将泥浆补充到孔中,以确保密实性。
3.**控制水胶比根据建筑配合比的数量自动加水,并**控制加水量,以确保水凝胶比符合要求。 (2011年版《桥梁和涵洞施工技术规范》第7.9.3条规定“灌浆与水的比例应为0.26〜0.28)”
4.一次注入两个孔,以提高工作效率。对于跨度为50m的预制梁,以及预应力管的单个孔长度小于55m的情况,两个孔可以同时进行灌浆。从下部孔和较高位置压入。将一个孔压出并返回到浆料罐,从而节省了人工并提高了100%的工作效率。
5,实现高速制浆,规范混合时间。该系统集成了高速制浆机。该设备高速混合水泥,上浆剂和水。其速度为1420r / min,叶片线速度> 10m / s,**可以满足要求。要求。 (《桥梁和涵洞施工技术规范》 2011年版在第7.9.4条中规定:“搅拌机的速度应不小于1000 r / min,叶片的线速度应不小于10m / s。)
6.监控灌浆过程,实现灌浆过程的远程监控。灌浆过程由计算机程序控制。人为因素减少了灌浆过程,并监控了各种指标,例如灌浆温度,环境温度,灌浆压力和稳定时间,以满足规格和设计要求。要求。自动记录灌浆数据并打印报告。通过传输技术,将实时数据反馈给相关部门,实现对预应力管道注浆的远程监控。
7.该系统高度集成,简单且适用。该系统集成了高速制浆机,浆液储罐,浆液入口测控仪,回流浆液测控仪和挤压泵。现场使用只需将浆液入口管,浆液回流管与预应力管道连接起来,就可以在不增加管道长度的情况下进行注浆施工。操作非常简单,适用于各种结构的管道注浆。
适用范围:
它适用于空心板梁,简支箱形梁,负弯矩梁,连续梁,连续钢结构,垂直短梁,帽梁和边坡锚索的注浆施工。
经济技术比较:
传统灌浆与循环智能灌浆的比较:
1.排出管道空气
传统灌浆:普通灌浆依靠浆液的自流和排空,由于真空辅助灌浆的内部密封和锚固,很难达到真正的负压
循环智能压榨系统:循环回路使浆液在管道中连续循环以排出管道中的空气
2.压力和电压稳定时间控制
传统灌浆:随机性更高,通常导致灌浆出口处无压力,导致灌浆不致密
循环智能灌浆系统:根据规格要求的大小和时间自动调节压力,以确保整个管道保持压力。电压稳定。
3.水结合剂比例控制
传统灌浆:不严格控制现场的物料比例,通常通过添加水来提高流动性
循环智能注浆系统:自动加水装置可**测量耗水量,控制水灰比
4.测试管道的实际压力
传统灌浆:无此功能
循环智能注浆系统:实时测试以获得管道压力损失,易于调节注浆压力
5.灌浆过程
传统灌浆:低进高出,灌浆过程不能中断,排气孔必须依次打开,操作困难
循环智能灌浆系统:阻塞循环回路以解决这些问题,过程简单易操作
6.人机工程学
传统灌浆:一次打洞
循环智能注浆系统:两个孔同时注入,工作效率提高一倍
7.灌浆记录
传统灌浆:手工记录,可行性低
循环智能灌浆系统:自动记录,可以真实再现整个灌浆过程
8.质量管理
传统灌浆:难以掌握真实质量状况,难以检查灌浆是否密实
循环智能灌浆系统:可以追踪质量,恢复整个灌浆过程,提高管理水平

在线咨询
服务热线

服务热线

18900792580

微信咨询
长沙星聚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返回顶部
X长沙星聚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截屏,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18974972581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

微信号已复制,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